艺术机构教育的根基

  这次大会的总主题是“新时代的美术教育”。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中央美术学院八位老教授的回信中指出,“以大爱之心育莘莘学子,以大美之艺绘传世之作”,这为中国的艺术教育和艺术创作指明了方向:教书育人就要怀以“大爱之心”,从事艺术创造就要具备“大美之艺”,这是艺术教育的宗旨,也应该扩展成为教育的基本原则。

  在11月2日上午的开幕式和主题演讲之后,大会分为6个论坛:校长论坛、设计论坛、建筑论坛、艺术史论坛、艺术管理论坛、美术馆论坛,构成立体式的对话交流平台,深入探讨了新时代语境下,美术教育面临的使命、机遇与挑战,美术人才培养的创新方式,创作科研的社会协作等具有全球共性的议题。次日,在新落成的廊坊丝绸之路国际文化交流中心,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廊坊馆的揭牌仪式举行。同时,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的倡议下,中国高校艺术博物馆联盟正式成立。

  将观众培养成艺术的诠释者

艺术机构教育的根基

  (受访嘉宾:薛保瑕,当代艺术家、台南艺术大学荣誉教授、台湾美术馆前馆长,她的艺术评论资历亦有20余年。)

  如今我们已经走入了网络的时代,在美术馆的公共教育方面,我们也会设定一个学习的网络,观众可以通过网络选取观展的时间、课程的规划、艺术家及作品的介绍等等。如今,观众不仅仅是知识获得者的角色,还是一位诠释者。从公益和公共教育的角度来看,我们希望培养出能够主动观看艺术作品、讲出自己的想法的观众。鼓励观众用自己的语言创造自己的语境,以口述的方式再传递给下一个人,如此,观众也是美术馆的媒介。

  美术馆在展览空间里想要创造一种更好的文化场域,观众也能够变成文化流动的诠释者。就当代艺术来讲,这种诠释是非常活泼的。比如,我个人比较关注纪录片,因为它和我们的日常较为贴近,而日常则是非常好的切入点,观众通过纪录片可以较快地进入情境,找到他的价值观和其中的概念。而当观众慢慢习惯这种行为、不排斥进入美术馆,相应地,就会累积更多的艺术欣赏经验。我想这些都能够在艺术教育项目中去实现。

  当人们走入美术馆,就会发现网络上的呈现和在现场的不同。现场能够让人在观看时保有身体感的记忆,会有临场感,会有氛围感。在某种氛围之中,人们变得愿意分享,一同讨论,产生互动,而这种经验也将变成他们口述历史的一部分。

  博物馆让人们记住人类引以为傲的过去

艺术机构教育的根基

  (受访嘉宾:欧文・芬克尔,1976年进入大英博物馆工作,现任大英博物馆副馆长、中东部助理部长,是英国著名文献学家、亚述学家、楔形文字研究学者。)

  在孩子们的成长过程中,他们一直在用互联网了解世界,以至于他们往往忘记了真实的事物和它们的含义。就像在传统的博物馆中,人们更倾向于拍摄展品的照片,而非在某种程度上,真正地接触、了解这些作品。所以在博物馆中,提升游客对展品的了解非常重要。我们很容易忘记几个世纪以前的事情,比如,洞穴壁画画出了人类丰富艺术的开端,这些人类值得引以为傲的过去,非常值得学习。无论你是学习艺术的学生,还是画家抑或设计师,你对过去了解得越多,你也将从中受益越多。

  我常和学生们一起去博物馆,当孩子们看到一件古老的藏品时,他们可能会有非常有趣的见解。当然,从博物馆馆长角度来说,我们对孩子的教育和对成人的教育都是一样的,博物馆让人们了解艺术、亲历艺术,而不是专门去教育人。我认为传递教育理念的一个好方式是讲故事,每一个展品的背后都有一个故事,为此大英博物馆也做过很多尝试和项目。比如,我们出版了一本书,其中有中国的汉字、楔形文字、象形文字等,孩子很快就能明白,文字和语言是不同的;再如,我们会讲博物馆故事,这些故事对于孩子来说可能难以理解,于是我把它们写成了童书,再插入插图,孩子们就会非常爱读它。

  在市场背景下做艺术教育

艺术机构教育的根基

  (受访嘉宾:奥拉夫・维苏斯,国际艺术市场研究学院主席、阿姆斯特丹大学教授,主要研究艺术市场的全球化、当代艺术的估价和定价等。)

  通常,当人们谈到艺术教育时,往往会想到艺术类的学校或博物馆。但是,我们也应该在艺术市场的背景下思考艺术教育。我曾在欧洲各国、印度、中国等地做过调查和研究,许多国家的人首次接触到视觉艺术和艺术品,并不是通过博物馆,而是在艺术市场中。比如一位游客去了798艺术区,参加了一个艺术博览会,甚至是想买一幅家中的装饰作品,他们与艺术的第一次接触很可能是在商业环境中。

  所以,艺术教育对于艺术的市场机构而言非常重要,因为艺术市场不是单一的市场,它有自己的运行规则,必须让人们了解哪些是象征性的价值,这样他们才能理解其中的意义是什么。所以,艺术品商人的工作不仅仅是直接卖艺术品,还需要创造象征性的价值。因此,如今在许多画廊或拍卖行里,同样有人在积极地做关于艺术和市场的教育工作。为什么?因为如果人们对艺术一无所知,他们也不会去购买艺术品。艺术是一种习得的品位,不是天然的理解。所以,在艺术市场的背景下,只有人们了解了艺术本身的价值,才能够认可艺术的经济价值,这就需要教育的介入。

  艺术管理的目标是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艺术机构教育的根基

  (受访嘉宾:赵力,现为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美术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艺术管理与艺术推广等。)

  社会美育是一个非常广泛的含义,其中包含社会发展过程中美的重要性、美的价值和文化。因此,美育关注的不完全是生产力的问题,还是一个人类合理、和谐发展的问题。因此,社会美育的发展和教育,尤其是艺术管理的教育,应该形成一种良性互动关系。

  如今,艺术管理的教育方向主要是如何将教育的成功转化为社会服务能力,进而推动社会文化的发展。我在此次论坛发言的主题是“机构创新与社会美育”,其中举出的一些具体的数字和事例,表明了如今的游客、观众有意愿看展览、参加文化活动,这正如某美术馆馆长所说的,我们不缺关注,缺的是好的内容、好的策划、好的执行、好的营销。满足观众需求和美术体验的项目是国内比较稀缺的。

  如今的青年人对社会文化非常感兴趣,他们也成为了非常重要的欣赏人群;同时,青年人不仅是观赏者和游历者,还是参与者。比如在“青年艺术100”项目中,它不断引入青年志愿者计划、青年经纪人培养计划等等,过去这些在美术馆、博物馆中是最常用的。在青年人作为参与者的角色中,如何激发他们的兴趣爱好和行动力是非常重要的,所以要吸引青年人走进美术馆,甚至让他们成为共建美术馆的重要力量。

  数字化对博物馆的意义

艺术机构教育的根基

  (受访嘉宾:莎娜・伯丁逊,2000年进入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工作,现任现代艺术博物馆诠释、研究和数字学习部主任。她所做的项目包括监督博物馆的数字项目开发,评估、研究访客信息,监督在线数字学习计划等。)

  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于1929年成立,在成立初始就关注教育,即帮助人们理解、享受和使用当时的艺术。1937年,维克多・达米柯(Victor D’Amico)成立MoMA教育项目,它运用了全新的媒体技术,并鼓励孩子们参与,我在此次论坛的演讲中以维克多・达米柯为线索,讲述了MoMA艺术教育的历史。

  我认为博物馆和它的观众是终生的关系。一个人从青少年时期开始去博物馆,当他们为人父母后,引领他们的孩子进入博物馆,就建立了一种终生的关系,他们认为这成为了一种生活方式。因此,博物馆必须意识到它的受众是谁,以便了解受众的需要和兴趣。

  此外,博物馆的数字化也非常重要。我们有很多国际化的观众,他们和博物馆的互动,就是通过数字化的内容从线上参与的。

  教育不仅仅和创造艺术作品相关,也和欣赏艺术作品相关,包括了解艺术家的经历和创作过程,从中能够发现不同的思考方式,数字化在其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也在网络上进行免费的资源共享,自2012年起,我们和一个网络课程平台合作开设课程,帮助教师制定教学战略、教学策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艺术。

  关于国际美术教育大会・艺术管理论坛

  正如南非前总统纳尔逊・曼德拉(Nelson Mandela)所言,教育是“我们能用以改变世界的最强大的武器”,对于艺术机构而言,充分认识其在教育方面的使命,并在社会和世界发展中扮演多维角色,是它们应当秉承的最重要的信条。

  在11月2日至3日举办的国际美术教育大会中,共有6个分论坛,作为其中重要组成部分的艺术管理论坛,邀请了10个国家和地区的34个机构,共45位正式参会嘉宾,围绕“艺术机构的教育本质”(The Education Mission of Art Institutions)的主题,以主旨演讲和圆桌论坛相结合的形式,在中央美术学院校史馆西厅,为我们呈现了一场精彩的讨论与展示。

  论坛共有两大板块,有15位嘉宾在不同板块作了主旨演讲。“观念与认知”板块聚焦教育作为艺术机构本质的理论问题,特别关注艺术品市场等盈利性艺术机构是否也具有教育的本质,以及如何实现教育功能等问题;“领域与方法”板块则重点讨论不同类型的艺术机构如何运用有效的方法,实现其教育职能与目标的。

  嘉宾的邀请方面是论坛的一个亮点:论坛邀请了国内外著名的艺术管理教授和学者,以及多个重要艺术机构的专家;本次论坛也是中国艺术管理教育学界的大聚会,来自中国艺术管理教育学会常务理事单位的领导和学科带头人悉数到场。

  此次论坛的另一个亮点是,在论坛期间,现场的会议代表同时与美国艺术管理教育协会(AAAE)和欧洲文化管理与政策联盟(ENCATC)的相关专家进行实时全球连线,共同探讨未来全球艺术管理教育的机遇和挑战,并就即将举办的“全球艺术管理教育大会”筹备工作进行商讨。

  我国正在迎来一个美育发展的新时代,艺术机构在推动美育发展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艺术机构的管理者不可避免地要为教育作出努力,艺术机构正在、也必将在教育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本次,我们特邀请了余丁和简・杰弗里(Joan Jeffri),就教育和艺术管理方面谈谈他们的见解;也邀请了该论坛的5位重量级嘉宾,就他们各自的工作经历和研究领域发表见解。惟愿通过此专题,让盛会的余韵持续得再久一些,让那些我们未来得及体味的话语、面孔和项目,变得再清晰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