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第十三届书法篆刻展览进京展开幕式致辞摘要汇编

全国第十三届书法篆刻展览进京展开幕式致辞摘要汇编
全国第十三届书法篆刻展览进京展开幕式致辞摘要汇编
全国第十三届书法篆刻展览进京展开幕式致辞摘要汇编
全国第十三届书法篆刻展览进京展开幕式致辞摘要汇编
全国第十三届书法篆刻展览进京展开幕式致辞摘要汇编
全国第十三届书法篆刻展览进京展开幕式致辞摘要汇编

      5月18日,由中国书协主办的全国第十三届书法篆刻展览进京展在京开幕。中国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李屹,中国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徐永军,中国文联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国内联络部主任谢力,全国政协副秘书长、民盟中央副主席、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中国文联党组成员、中国书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李昕,文旅部艺术司副司长何亚文,中国书协名誉主席张海,中国书协名誉主席苏士澍,中国书协主席孙晓云,中宣部文艺局、文旅部艺术司等有关领导,山西、浙江、河南三展区相关领导,中国文联有关全国文艺家协会、机关部室、直属单位负责同志,中国书协主席团成员、分党组成员,中国书法出版传媒有限责任公司负责同志,参与十三届国展评审的评委监委及学术·媒体观察员,中国书协在京理事以及参展作者等参加开幕式。现将开幕式现场致辞摘要汇编如下。

       

         在全国第十三届书法篆刻展览进京展  

        开幕式上的致辞  

        中国书协主席 孙晓云  

     
      很高兴与大家相聚在五月的北京,相聚在中国美术馆,共同见证全国第十三届书法篆刻展览进京展开幕。首先,我谨代表中国书法家协会,向出席今天开幕式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和书法家朋友们表示诚挚的欢迎!也向入展全国第十三届书法篆刻展览进京展的各位作者表示热烈地祝贺!
    1980年在沈阳举办的全国第一届书法篆刻展览,拉开了国展的序幕,开启了当代书法发展的新纪元。44年来,四年一届的全国书法篆刻展览,是中国文联、中国书协最具权威影响力的书法展示活动,以其强大号召力和影响力,成为引领书法审美、价值认同和发展方向最具权威性的重要载体,成为凝聚广大书家向心力、集中展现当代书法艺术精品的重要平台,背负着广大书法家与爱好者热切的期望与关注,承载了广泛的社会期待与时代重托。每一届国展都展现了那一段时期书法、篆刻创作的艺术风貌和整体水平,记录着一代代书法工作者孜孜不倦临帖创作的艰辛与喜悦,积淀着他们夙夜不怠辛勤耕耘的思索与向往。
    新时代以来,广大书法工作者团结奋斗、踔厉奋发,在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进程、书写时代正大气象中开展了积极探索和生动实践。全国第十三届书法篆刻展览的举办是向党和人民汇报,展示书法篆刻当前的艺术成果,更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在新时代推动书法事业实现新发展、开创新局面、展现新作为的重要举措,也是将古老的书法艺术在当代承接有序、发扬光大,具有特殊的时代意义。
      在组织过程中,中国书法家协会着力改革组织模式、优化评审方式、创新展览形式,经过精心筹备、严格评审,按书体分为浙江、河南、山西三个展区展出,目前入展作品均已在相应展区与大家见面。今天,我们的进京展共有275件作品入展,其中篆书28件、隶书40件、楷书63件、行书66件、草书48件、篆刻21件、刻字9件,这些作品是优中选优的精品力作,如实呈现了当前书法创作发展的趋势,符合艺术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能够比较充分地展现本届国展的实力与水准。
    中国书法艺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文明的珍贵遗产。繁荣发展书法篆刻艺术,是时代的呼唤,是人民的需要,是中国人文化自信自强的基石之一,更是书法工作者的崇高使命。我们所处的时代,正是承前启后、薪火传递的时代。站在这新起点新征程上,希望每一位入展作者以此次展览为契机,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赓续中华根脉,展现民族风骨,攀登艺术高峰,以精良的笔墨潜心入纸,以饱满的热情投身时代,砥砺前行,守正出新,努力在时代长卷中留下浓重绚丽的一笔。
     

         在全国第十三届书法篆刻展览进京展  

        开幕式上的致辞  

        浙江省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书记处常务书记 杨守卫  

     

      今天我们相聚于此,共同见证全国第十三届书法篆刻展览进京展盛大开幕。在此,我谨代表浙江省文联,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浙江书法事业的中国文联、中国书协的各位领导、各位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十三届国展作为全国最高规格的综合性书法展览,是书法界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担负新的文化使命的重要举措。书法国展是广大书法家抒发情怀、展示才华的重要平台,受到社会广泛关注。中国书协顺应时代发展,对本届国展的评审进行了很多重大改革,创新形成科学规范的机制与范式,确保了评审的公开、公平、公正,提升了国展的权威性和影响力,为社会奉献了一场与时代交融的艺术盛宴,彰显出新时代中国书法宏阔的创作气象。 

      浙江以承办十三届国展分展区为契机,深入挖掘中国书法历史文化以及兰亭书法文化地标的丰厚资源,积极推动书法艺术传承发展,不断锤炼书法队伍,大力推进书法创作。自征稿以来,认真做好组织发动、创作培训、点评指导等工作,营造了踊跃投稿的良好氛围,共收到中国书协会员参评作品743件、非会员参评作品1488件。一个月前,十三届国展(浙江展区)和配套学术特展“大匠运斤——浙江近现代篆书篆刻名家作品展”,在书法圣地绍兴兰亭隆重开幕。展览开幕后,浙江的书法家都非常珍惜这难得的学习机会,纷纷前往观摹展览,在反复对比中寻找差距,在现场交流中提升认识,在自我反思中明确创作方向。承办十三届国展,对提升浙江书法创作整体水平,普及传播书法篆刻艺术,扩大浙江书法在全国的影响力,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下一步,浙江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从十三届国展中认真总结浙江书法创作存在的不足,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赓续浙江文脉、续写兰亭精神,着力打造浙江书法创作高地、学术高地、人才高地,努力铸就新时代书法高峰。借此机会,衷心希望中国文联、中国书协领导,各位朋友,为浙江书法事业的未来发展多提宝贵意见,共同推动书法这一中华文化瑰宝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华。 

        

         在全国第十三届书法篆刻展览进京展  

        开幕式上的致辞  

        河南省文联党组书记 方启雄  

        

      非常荣幸参加全国第十三届书法篆刻展览进京展开幕式。在此,我代表展览的承办方之一河南省文联,对各位进京展作者表示热烈的祝贺!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河南书法事业、文艺事业的中国文联、中国书协和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要坚持守正创新,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全国第十三届书法篆刻展览是书法界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生动实践,是广大书家植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沃土,坚持守正创新,推动书法艺术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要举措。在中国文联、中国书协的精心组织指导下,全国第十三届书法篆刻展览在组织模式上改革创新,引导各团体会员深度参与,进一步强化了“全国书协一盘棋”工作格局,成效显著,万众瞩目。为了办好这次国展,河南省文联、省书协认真落实中国文联、中国书协的安排部署,努力做到“三个坚持”。坚持以绣花之功精心办展,各个环节孜孜以求、精益求精,展览得到完美呈现。坚持以河南书法文物资源勾勒文字变化过程,用科技建模手段实现“汉三阙”模拟实物场景再现,给龙门二十品配以精美的题跋,以千唐志斋馆藏墓志精粹直观展现唐宋书法审美脉络,聚焦经典,内化出新,让观众在充满代入感的书法场景中感受历史文脉与时代传承。坚持以为民之心提升观展体验,每个展览都安排名家现场讲解,讲解中穿插书法史、书法审美、书法创作等知识和技巧,让展览成为观众学习书法、欣赏书法的纽带。 

      展览进一步点亮了城市文化生活、丰润了河南文化底色、提升了群众文化品位,自4月27日开幕以来,热度持续不减,已吸引省内外书家、爱好者及观众10余万人,“汉三阙”实景再现成为网红打卡地,微博话题#河南的国展让书法文物活成了热点#等阅读量达1.1亿人次,网友表示“河南书法特展每一笔都是对历史的致敬,每一划都隐藏着前尘往事”“看这个展览像与古人在隔着时空对话”。为响应群众观展热情,不仅每天延时1小时闭馆,而且除进京展作品外,其他展品将延长展期一个月。 

      书法是河南文化艺术的亮丽名片。我们将以举办第十三届国展为契机,以新质生产力为驱动力,深度挖掘河南书法资源的时代价值,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焕发绚丽光彩。在这里,我代表河南省文联向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朋友发出诚挚的邀请,希望大家多关心河南书法工作和文艺工作,多到河南走一走、看一看,“行走河南 读懂中国”。 

      全国第十三届书法篆刻展览是一场宏大的交响乐,进京展是这首乐曲的华彩乐章。我们相信,进京展一定会受到更广泛、更深刻、更持久、更热烈的欢迎。预祝全国第十三届书法篆刻展览进京展圆满成功! 

        

         在全国第十三届书法篆刻展览进京展  

        开幕式上的致辞  

        山西省文联党组书记 李斌  

        

      夏早日初长,和风草木香。很高兴在这万物竞秀、绿树荫浓的初夏时节,和大家相聚在全国最高艺术殿堂中国美术馆,共同见证全国第十三届书法篆刻展览进京展隆重开幕。作为国展承办方之一,我代表山西省文联、山西省书协,向展览的开幕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出席开幕式的各位领导、嘉宾和朋友,表示诚挚的欢迎!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书法事业和山西文艺事业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山川留翰墨,晋韵且风流。山西历史悠久、文化厚重,书法艺术领域同样资源丰富、名家辈出。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里,山西形成了豪放、雄浑、洒脱的“三晋书法”风格,在中国书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页。十三届国展行书草书展区在山西的举办,既是挖掘山西书法资源、繁荣山西书法事业的有力举措,也是提振山西文化自信、树立山西良好形象的重要机遇。本次山西展区精心推出行书草书主展和“真山正源——傅山书法艺术展”“魏碑溯源——平城时期魏碑书法艺术展”“盟书墨源——侯马盟书文字艺术展”三项特展,在“完整性”“实证性”“学术性”上取得重大突破。“一主三特”四大展览溯源探脉、合璧连珠,展示了中国书法事业精品迭出的崭新局面,既是一场书写山西精彩故事、展示三晋文化魅力的文化盛宴,更是一场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书写新时代正大气象的文化盛会。 

      奋楫逐浪征程阔,风好正是扬帆时。本届国展山西展区的圆满举办,已经成为推动山西文艺攀原登峰的重要引擎。一是精品力作竞相涌现。本届国展山西入展作品数量和位次均取得历史最好成绩,一批优秀中青年书法家异军突起,实现了文艺精品创作与队伍建设双丰收。二是观展人数屡创新高。截至昨日山西展区共接待省内外观众26.5万余人次,成为五一假期热门打卡地。展览期间,专门举办了11场书法公益大讲堂,使国展真正成为“艺术的盛会、人民的节日”。三个特展目前仍在持续展出中,热潮不减。三是新闻媒体高度关注。省内外各级各类新闻媒体广泛关注和持续报道,新媒体全网总播放(阅读)量达1500万,话题量超过1.9亿,国展和山西文艺的品牌形象进一步提升。 

      本届国展是山西首次承办国家级书法展览。山西展区的成功举办,得益于中国文联、中国书协的鼎力支持和具体指导。我代表山西省文联,再次向中国文联、中国书协的有关领导、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我们将以此次国展为契机,进一步团结凝聚山西广大书法工作者,守正创新赓续历史文脉,饱蘸浓墨书写时代华章,推动新时代中国书法事业和山西文化强省建设,焕发勃勃生机,呈现壮美画卷! 

        

        在全国第十三届书法篆刻展览进京展  

        开幕式上的致辞  

        全国政协副秘书长、民盟中央副主席、中国美术馆馆长 吴为山  

        

      大家期待已久的书法篆刻大展今天在中国美术馆开幕,揭开了由当代全体书法人共同打造的书法创造的新篇章。我谨代表中国美术馆表示热烈祝贺! 

      书法,是线的艺术。这条线,勾画天地开合之结体,万象俱在。它连绵不断,跌宕峥嵘,刚柔相济。大家知道,要使这条线富有文化精神的张力与弹性,须佐以人文之修养、功夫之修炼、人生之历练,出入千数百家而自得其寰。 

      书法是中华文化的核心,由文字而展开的审美体现了中国文化独有的创造,本次大展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因此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和热点。能入选,便是荣誉。荣誉背后,是责任与担当。这种担当表现文化主动性、体现文化主体性。毫无疑问,这种主动性和主体性是守正创新的动力,是推动书法艺术不断发展的洪流。 

      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所掌握的资料都充分。因此临帖、学习前人显得更方便。但是,学传统关键在于学精神。董其昌曾提出过写书法的三个阶段。第一,初若印泥。这是学习形貌的阶段。第二,中若印水。这是神采对话与贯通的阶段。第三,终若印空。这一阶段,主体与学习对象的关系实现了反转。“印”表明有来路,集大成;“空”则体现海纳百川,大而化之。三个阶段,也是三个境界,既适用个体,亦适用于整体。 

      今天的书法,同样要“印空”。一方面,对传统进行创造转化和创新发展,并使之匹配于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语境,彰显时代精神和时代价值;另一方面,还要提炼出书法超越时间、地域、文化的共性之美。我们看到,它所内蕴的深厚中国文化,在不断为主体创造中呈现的抽象形式之美,完全能为全世界所共赏。 

      多年来,在中国文联坚强领导下,中国书协守正创新,团结广大书法工作者,为时代书写、为人民创作,为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事业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中国美术馆作为新时代人民群众欣赏艺术佳作、提升文化素养的国家级乃至世界级艺术殿堂,近年来以展示经典呼应历史、引领时代,记录着书法事业的蓬勃发展。两家单位多次携手合作,以高品质展览提升了社会审美。 

      再过两天,就是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美术馆的老专家老艺术家回信一周年的日子。在这重要时间节点,我们迎来今天的大展,正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精神,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 

      心祝愿,作为最广泛、最深刻、最通俗、最高雅的书法艺术之美,在新时代阳光下绽放文化生命的微笑。